正當全球目光投向東歐的烏克蘭之際,在俄羅斯的南部邊疆——高加索地區,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之間有關納卡地區的***爭端戰火重燃,在阿塞拜疆大舉破壞俄阿亞三方停火協議的今天,俄羅斯在戰略上或遭到牽制,甚至不排除對此輪納卡沖突軍事干預的可能。
(納卡地區戰火重燃)
此輪納卡沖突,亞美尼亞指責阿塞拜疆切斷該地區的天然氣供應,并揮師入侵,以至于不得不向俄羅斯尋求援助。但這對于在烏克蘭推進不順利的俄軍而言,分兵顧及他事,可能并非是一個好消息。
2020年9月,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爆發軍事沖突,沖突一直持續到11月,才在俄羅斯的居中協調下,正式進入停火狀態,在亞美尼亞的俄軍第102軍事基地,負責在停火后的納卡維和任務。但這不代表納卡地區就自此和平了,納卡地區的民族矛盾依舊十分尖銳,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得到解決的。
(納卡地區所處位置)
3月,俄烏沖突進一步發酵,西線部隊吃緊之下,俄羅斯國防部抽調了駐防在其他地區的俄軍至烏克蘭作戰,其中就包括第102軍事基地的大量駐軍,這也讓阿塞拜疆感覺有機可乘,隨即開始使用小動作試探亞美尼亞和俄羅斯的反應,早在3月24日,阿塞拜疆就被指越過邊境線,甚至還動用無人機發動攻擊,截至目前亞方已有3人死亡,15人受傷。在沒有得到俄軍的明確反饋之下,阿塞拜疆膽子愈發大起來,開始蠢蠢欲動,企圖發起新一輪的對納卡地區的軍事行動。
雖然俄羅斯國防部也譴責阿塞拜疆違反協議,派部隊擅自闖入俄羅斯維和部隊管制區,甚至設立哨點持續駐扎,絲毫沒有撤離的跡象,但俄烏激戰正酣,俄羅斯可謂心有余而力不足,俄軍如果不鐵了心重返高加索地區,很難通過外交手段迫使阿塞拜疆撤軍。
(雖然阿塞拜疆宣稱納卡地區為阿領土,但納卡地區80%以上的人為亞美尼亞人)
阿塞拜疆則一口咬死,是亞美尼亞軍隊和非法的亞美尼亞武裝部隊至今未從阿塞拜疆領土上完全撤離,所以違反三方停火協議的應該是亞美尼亞,而非阿塞拜疆,自然阿國的“軍事行動就是合法而正當的”。
俄羅斯一直重視本國在高加索地區的戰略利益,親俄的亞美尼亞如果能夠頂住阿塞拜疆的壓力,俄羅斯也將擴大在西亞乃至中東的話語權。不過2020年的納卡沖突讓亞美尼亞局勢愈發不利,納卡地區近乎被阿塞拜疆包圍,僅留下連接亞美尼亞的狹窄走廊,如果停火協議被打破,隨時可能被阿軍切斷。
(俄羅斯第102軍事基地,負責納卡地區維和,但俄烏沖突升級之后,大量駐軍已被抽調)
除了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也是蠢蠢欲動,格魯吉亞一直有加入北約的念頭,今年3月下旬格魯吉亞還和北約國家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所圖想必不需要多說,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也一直是俄羅斯的“紅線”,決不能碰。如果阿塞拜疆吞并納卡地區,不會真的逼迫俄軍做出什么反應,但格魯吉亞如果真要加入北約,給俄羅斯施加的***可能不亞于今天的烏克蘭所做的,在“火燒***”的危機之下,俄羅斯就不得開辟在高加索地區的第二戰線。
(高加索地區的天然氣管道,未來歐盟可能尋求阿塞拜疆的油氣,所以可能會有所行動)
為了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歐盟已經開始尋求中東和高加索地區的天然氣供應,或許阿塞拜疆的突然異動就跟歐盟有著某些關系;而另外一個站在阿塞拜疆身后的國家是土耳其,土耳其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高加索地區沖突態勢的發展走向,一方面土耳其是阿塞拜疆的直接支持者,在2020年納卡沖突就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另一方面隨著俄烏沖突的繼續進行,俄氣價格高漲迫使歐盟尋求經由土耳其、阿塞拜疆天然氣管道的能源供應,土耳其的戰略話語權將顯著提升。
近年來土耳其陷入金融困局,開始調整高加索地區的戰略,在其試圖涉足更多高加索事務的今天,整個地區的局勢將會變得更加難以預測。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對俄羅斯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